快新聞/台灣也參與COVID-19口服藥臨床試驗 醫:若順利最快今年底可量產
林氏璧表示,COVID-19口服藥預計最可在今年底量產,這也許是可以逐步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圖/取自Pixabay)

COVID-19口服藥,被視為終結對抗COVID-19恐懼的重要「解鎖關鍵」。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透露,台灣也有參與口服藥「Molnupiravir」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台大醫師張上淳為該計畫主持人,若順利的話預計可在今年底量產,COVID-19治療就會變得更容易普及,「人們對COVID-19的恐懼感也會降低,也許是可以逐步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

更多新聞: 快新聞/自由潛水世錦賽「10會員國聲援」台灣國旗遭撤 綠委:這就是全世界挺台的力量

「COVID-19口服藥物即將問世?是否能補上防疫的最後一塊拼圖?」

現階段有2個重要治療藥物就是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mAb)及瑞德西韋(Remdesivir)。林氏璧指出,這2個治療藥物都需要靜脈注射治療、成本較高、藥物昂貴。如今若能有口服藥物,治療就會變得更容易普及,在輕症階段就能投藥降低重症及死亡率,「人們對COVID-19的恐懼感也會降低,也許是可以逐步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

林氏璧表示,根據《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統計,全球有700多個COVID-19藥物進入二、三期臨床試驗。其中,針對防止輕症進入重症的口服藥默克(Merck)、輝瑞(Pfizer)、羅氏(Roche),目前已經在第三期臨床試驗收尾階段。

林氏璧說明,默克藥廠與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合作開發的口服藥「Molnupiravir」原本是針對流感的藥物,後來發現對COVID-19也有效,期望能降低病患體內的病毒量,縮短感染時間,避免後續的重症和死亡。

事實上,今年6月美國政府在已超前部屬達成「Molnupiravir」採購協議,待該抗病毒藥物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後,將以12億美元購買170萬份療程。此外,白宮也推動抗病毒藥物計劃(Antiviral Program for Pandemics),投入32億美金的經費。

值得一提的是,林氏璧指出,台灣7月開始便參與「Molnupiravir」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由台大醫院和部立桃園醫院做為臨床試驗地點,台大醫師張上淳也是該計畫主持人。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出爐,一切順利的話可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預計最快在今年底就可以量產。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快新聞/國台辦千字文狂罵吳釗燮謀獨 外交部5個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