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莫斯科恐攻中國輿論竟指美國是幕後黑手 學者示警:官方操弄陰謀論
莫斯科「番紅花城市音樂廳」遭到恐攻。(圖/達志影像提供)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音樂廳日前遭遇20年來最嚴重恐攻,造成至少143人死亡,極端組織ISIS-K很快便承認犯案;而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在案發前,就曾警告極端分子可能針對大型活動發動攻擊,但未受重視;反倒有中國網友將矛頭對準美國,稱其「自導自演」,甚至官媒還帶頭暗示美國與極端組織的關係。對此,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陳文甲便指出,中國雖希望緩和對美關係,但仍可能在背後操弄反美陰謀論。

更多新聞: ISIS-K恐攻俄死傷慘重 法國拉警報!反恐安全警戒升至最高級

對於美國能提早獲取ISIS-K攻擊莫斯科的情報,陳文甲指出,可以得知美國自2021年從阿富汗撤軍以來,遭外界解讀對該地區關注程度減退,甚至被認為在全球事務式微;但事實證明,美國在該地區仍維持著高強度的「看不見的戰爭」,也就是美國情報機構仍然運用其豐富的情報資源和網路,以監控和打擊恐怖主義組織,尤其是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活動。

而陳文甲認為,深究美國在阿富汗地區建立的情報網路,從人員情報到科技情報等方面,能夠作為美國監控和評估該地區情勢的重要情蒐管道。首先在人員情報方面,美國透由在地人脈的維繫、秘密行動的執行以及與地區盟友的合作,使得美國能夠繼續對阿富汗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恐怖主義威脅進行有效的監控和應對。

另一方面,美國則透過無人機監視、衛星偵察、電信網路監控等高科技手段,使得美國能在不用派遣大量地面情報人員的情況下,對關鍵目標進行監視和分析。這不僅提高了情報工作效率和準確性,也讓美國能在必要時,迅速對恐怖主義威脅作出因應。

陳文甲強調,分享和公開恐怖攻擊情報,在國際間是有慣例的。因此美國這次無私地向俄羅斯分享安全情報,無非是想透過國際合作,強化對恐怖主義的全球打擊網路,從而保持全球各地區的穩定與安全。

至於中國民眾在網路上,企圖將莫斯科恐攻事件的責任,甩鍋給美國、炒作陰謀論,陳文甲認為這反映出幾個關鍵問題:

(一)國際政治對立中國和美國作為當前世界兩大國家,在多個領域存在競爭和對抗,而這種大國競爭與對抗不時會反映在公眾對國際事件的解讀上,因而中國政府會操弄網民的愛國立場,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將責任歸咎於對手。

(二)資訊戰和輿論控制在全球化的今天,資訊快速傳播,而中國政府和媒體則利用,資訊來塑造公眾意見,藉由中國網民的管道,以認知作戰來遂行外交與軍事的戰略目標。

(三)陰謀論的普及當前社交媒體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資訊更加易於傳播,也為陰謀論提供了廣闊的生長土壤,所以當此次恐攻事件發生時,中國政府就因勢利導網民散發對美國不利的陰謀論。

然而,陳文甲也指出,對中國而言,當前確實需要穩定美中關係,其實可由這2年的美中峰會,以及各式官方的接觸與對話都有所體現。「因為美中關係除影響兩國領導人的政權穩定外,對於全球經濟發展、地區安全、以及重大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都能起到正面積極作用」。

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網民的反美心態,既要試圖控制也放任為之:一方面,中國政府通過各種管道和手段,試圖引導公眾輿論,避免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對美中外交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放任民間的反美情緒,就是激發民族主義的聲勢,對內可以增強國家凝聚力,對外則用於作為中國對美政策的一種支持。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陳文甲警告,若中國不加靈活控制,從而使過激的反美情緒將加劇美中兩國人民之間的誤解和對立,影響雙邊交流與合作,甚至會衝擊到美中官方立場和政策決策等失控情事發生。

更多新聞: 普丁懷疑恐攻有幕後黑手 專家:俄矛頭將轉向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