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深信教育根基從孩童開始!盧俊義投入策劃繪本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獲肯定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曹永和的故事》獲獎。(圖/盧俊義提供)

即時中心/詹詠淇報導

「我一直深信教育的根基要從孩童開始」,牧師盧俊義投入策劃出版兒童繪本,並有多本得獎獲肯定。其中,《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曹永和的故事》於20日獲得「2023年好書大家讀」,且出版社「教會公報社」及繪師4000z、作者余玉玥均獲得獎牌。

更多新聞: 父親能教孩子什麼?《小偷家族》重省「誘拐與遺棄」定義 台詞重擊價值觀

繼兒童繪本《沒有不可能的畢爸爸》獲得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兒童及青少年獎」,《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曹永和的故事》也在今年4月20日獲得「2023年好書大家讀」。不僅出版社「教會公報社」獲獎,繪師4000z及作者余玉玥亦得到獎牌,2人也和出版社長方嵐亭及主編江淑文一同出席領獎。其中,給出版社的獎牌寫上「以童書灌溉童心」,給繪師與作者的則寫著「筆飛墨走精靈出」。

快新聞/深信教育根基從孩童開始!盧俊義投入策劃繪本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獲肯定
由左到右分別為出版社長方嵐亭、繪師4000z、作者余玉玥及主編江淑文。(圖/盧俊義提供)
快新聞/深信教育根基從孩童開始!盧俊義投入策劃繪本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獲肯定
出版社獎牌寫上,「以童書灌溉童心」。(圖/盧俊義提供)
快新聞/深信教育根基從孩童開始!盧俊義投入策劃繪本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獲肯定
作者及繪師獎牌寫上,「筆飛墨走精靈出」。(圖/盧俊義提供)

參與策劃出版的牧師盧俊義分享,《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曹永和的故事》是本介紹專門研究荷蘭在台灣歷史的史學家,也是中央研究院士曹永和的故事。儘管曹永和並沒有大學畢業,卻因為在圖書館工作,利用空檔時間研究荷蘭在台統治時期,寫出多篇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重要期刊上,並獲得荷蘭國王頒發的勳章。

快新聞/深信教育根基從孩童開始!盧俊義投入策劃繪本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獲肯定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曹永和的故事》介紹專門研究荷蘭在台灣歷史的史學家曹永和的故事。(圖/盧俊義提供)

談及《沒有不可能的畢爸爸》,盧俊義指出,這是本介紹來自挪威的醫療宣教師畢嘉士的故事。畢嘉士牧師夫婦1954年甫來台灣1個禮拜,就被芥菜種會創辦者孫理蓮邀請去新莊「樂生療養院」協助照顧痲瘋病人的醫療工作。雖然只有短短2年,卻寫下感人肺腑的故事,並引起挪威全國小孩發起運動,捐出零用錢幫助畢嘉士在台灣照顧痲瘋病人。

快新聞/深信教育根基從孩童開始!盧俊義投入策劃繪本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獲肯定
《沒有不可能的畢爸爸》介紹來自挪威的醫療宣教師畢嘉士的故事。(圖/盧俊義提供)

然而,1956年,畢嘉士牧師夫婦發現許多病人是從屏東、高雄被發現,並強制移送至「樂生療養院」。因此,2人決定南下,創辦專門收容痲瘋病人的醫院,並因緣際會認識在屏東準備返回愛沙尼亞的女宣教醫師,願意捐出土地,畢嘉士就這樣創辦了今日的「屏東基督教醫院」,2人無私的愛,也更促使《沒有不可能的畢爸爸》獲得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十本「兒童及青少年獎」之一。

快新聞/深信教育根基從孩童開始!盧俊義投入策劃繪本 《圖書館裡的歷史學家》獲肯定
《沒有不可能的畢爸爸》在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展出。(圖/盧俊義提供)

盧俊義提到,最令人感動的,是文化部將《沒有不可能的畢爸爸》和其他刊物帶到堪稱出版業的「奧斯卡」,2024年正在義大利「波隆那」舉辦的國際書展展出。

盧俊義指出,他從2016年開始出版繪本,並於2022年將出版計畫從總會教育事工轉移到台灣教會公報社,到今年底,預計出版至第36本。其中,令他感動的是,出版到第8本《OKI醫師范鳳龍》時,有醫師將繪本寄到中歐斯洛維尼亞,也就是范鳳龍的故鄉,結果引起很大的迴響,范鳳龍紀念委員會來信詢問能否讓他們翻譯繪本,介紹給斯洛維尼亞的兒童閱讀,讓孩子們知道有位富有愛心的醫師到台灣奉獻一生照顧、醫治病人。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天主教瑞士白冷會,盧俊義說,介紹開創「公東高工職業學校」的神父錫質平及介紹被蘭嶼達悟族人譽為「蘭嶼之父」的神父紀守常的繪本,被白冷會總會看見,並詢問能否讓他們翻譯成德語和法語,他們要放在白冷會總會的網站上。「我們也說非常高興他們可以這樣做,都是無條件贈送」。

「我一直深信教育的根基要從孩童開始」,盧俊義說,這也是他從神學院畢業至今,不停投入策劃出版的原因,「我們有能力設計教材,而兒童繪本就是最好的輔助教材」。他的理念是,「從我們的小孩開始,告訴他們人物故事,也讓父母透過繪本中的〈親子導讀〉文章,熟悉人物與歷史故事,這對我們的孩子是相當有幫助的。」

盧俊義透露,他曾告訴江淑文,希望在自己來開世界前曾出版100本書,其中前30本經費由他籌足,後續用賣出去的收入,回來繼續循環出版下去。儘管現在出版紙本書愈來愈艱辛,許多家長寧可購買好看的衣服給孩子、帶孩子去餐廳吃飯,買書給孩子的意願卻越來越低,大人看的書也是如此。

「我們這些繪本都是在介紹咱台灣本土上的人物故事和歷史」,盧俊義說到,有讀者跟他閱讀完後分享,「這應該是大人和小孩都應該看的書」。他也和查經班的兄姐說,「與其帶孩子吃一餐佳餚,不如買一本這繪本回去送孩子讀;少買一件漂亮的衣服,就可多買兩三本繪本了。」

盧俊義分享,曾有家長告訴他,自己帶著孩子去參訪王金河醫師的醫院和烏腳病醫院時,即將上國中1年級的孩子跟母親說,「媽媽,我以後也要學習王金河醫生,做個好會疼惜痛苦又貧困的病人的人。」令家長感動到落淚,並打電話告訴他這件事。

因此,盧俊義認為,當孩子看了這些書,就更清楚知道台灣有誰在哪裡奉獻生命、力量,造福他人、貢獻社會,這樣孩子就多一個典範能學習,「這樣繼續循環下去,我們的社會就多了一份盼望。」

更多新聞: 桃園兒美館主題書展4/19起登場 帶民眾漫遊建築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