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語言友善環境 原民會率先建置「多語同步口譯室」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圖/民視新聞)

生活中心/李管琯、曾宸洛 台北報導

為了推廣原住民族語、傳承,原民會率先建置「永久性同步口譯設備會議室」,16號正式啟用!現場有阿美族語、布農族語、台語、客語等8種語言的口譯人員,用新建置的口譯設備,即時翻譯會議內容,成為推動國家語言的一大助力。

更多新聞: 快新聞/1個月發生兩次工安事故「隱匿不報」? 高鐵公司澄清:絕無此事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 vs.阿美族口譯老師說:「本大樓成為政府機關行政大樓,第一個具有國際性,同步口譯設備的會議室。」不管是阿美族語、布農族語,各種原住民語言,還有台語、客語,現在在這間會議室內,只要戴上耳機,就能聽到口譯老師們的即時翻譯。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指出:「光是我們國內是第一次,同時是用原住民的語言,用客語用閩南語用華語,一起來開這樣的一個會議,結果我們都可以溝通。」

打造語言友善環境 原民會率先建置「多語同步口譯室」
阿美族口譯老師(左)與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右)。(圖/民視新聞)

台上主講者忙著致詞、開會,在錄音室的口譯老師們也很忙!因為要先由其中一位口譯老師將講者說的話翻譯成中文,再由負責各語言的口譯老師翻譯成族語,透過耳機,傳達給在座長官。阿美族語口譯老師阿索.該拿說:「當時是比較簡陋的方式,就是可能就坐在主講者的旁邊,然後就是拿個麥克風,這樣同步的跟他就是翻譯這樣,那很開心就是今天,就是正式啟用了這個新的,有口譯設備的一個會議室,最主要是能夠讓底下的族人,也能夠聽得到自己的語言。」

打造語言友善環境 原民會率先建置「多語同步口譯室」
原民會建置「永久性同步口譯設備會議室」。(圖/民視新聞)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指出:「要鼓勵各個不同的語言,在同一個會議裡面,多用自己的語言來開會的時候,我們就遇到,這個同步口譯的問題,很開心啊,終於不用每次都要,重新換新的設備。」現在有了永久性同步口譯會議室,遇到大主管會報,就不需要再去租借、搬運錄音設備,對其他語言來說也是一大福音,資源共享,讓國家語言擁有更友善環境。



更多新聞: 318元進場…他「台積電全出清」準備買房!對帳單「獲利7位數」網羨:好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