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乾旱頻傳稻米產量銳減 政府宣導農民改種耐旱作物
圖片來源:美聯社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印尼是著名的稻米產地,不過去年(2023年)收成季節,因為氣候異常、乾旱頻傳,使得稻米產量銳減,米價自去年以來已上漲超過15%,創下近年新高。政府於是宣導農民,改種較為耐旱的玉米、木薯、還有被稱為"烹飪香蕉"的"大蕉"。並用他們取代稻米,當作主食。

更多新聞: 快新聞/《願榮光歸香港》成禁歌!香港法院認有國安風險 今頒出禁制令

位於東南亞的印尼,盛產稻米,民眾一天三餐、米飯必不可少。不過近幾年,相關產量卻不斷下滑。

NHK主播:「印尼是世界第四大稻米產地,但這邊可看到去年當地的稻米產量,創下10年新低。」

受到氣候異常的影響、去年(2023年)印尼產地、雨量銳減,需要大量灌溉的稻米,收成當然不好。甚至有碾米廠,因為原料不足,直接停工4~5個月。

碾米廠業者:「受到缺水的影響,有些地區(稻田)甚至無法灌溉。」

去年(2023年)印尼的稻米產量,已經下降到3089萬噸,幾乎快被消費量追平。米價因此瘋狂飆升,從去年至今,已經貴了15%以上。

印尼政府宣傳影片:「只要吃三根玉米,飽足感就跟100公克的米飯一樣。」

缺糧危機來襲,印尼政府於是宣導民眾,改種耐旱的玉米、木薯,以及被稱為「烹飪香蕉」的「大蕉」,並用他們取代稻米。其實這些澱粉類的食材,在印尼的傳統飲食當中,本來就佔有重要地位。如今以米飯為主食的文化,反而是1960年代,才開始流行。現在有部分團體,就主張應該反璞歸真,甚至在觀光景點,推出用大蕉和玉米、做成的現代版創意料理,讓遊客們體驗正宗的印尼風味。

主食多樣性推廣團體成員:「我們沒辦法馬上改變(稻米)的消費模式,但是透過推廣食物多樣性、以加工知識,希望能讓大家漸漸脫離,對稻米的單一依賴。」

隨著全球暖化,乾旱等天災將更為頻繁,也意外在印尼,吹起一波飲食的復古風潮。

更多新聞: 快新聞/回應援助烏克蘭爭議 外交部批徐巧芯「不符事實、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