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遞橄欖枝!賴清德就職演說對中釋善意 學者陳明祺讚:有為有守
總統賴清德。(圖/總統府提供)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台灣第16任總統賴清德昨(20)日發表就職演說,內容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為題,分為七大主軸,包括內政、外交、兩岸等相關議題皆被提及。兩岸中國專家、清大社研所副教授陳明祺對此給出高度評價,認為賴清德談話內容,從內政、兩岸到國際,皆有完整鋪陳,特別在兩岸議題上有為有守,展現實質誠意。

更多新聞: 快新聞/賴清德談話已釋最大善意! 陸委會:盼中國「用心」體會

在兩岸議題態度上,陳明祺對賴清德演說內容表示高度肯定,認為在「中共步步進逼情況之下,賴清德在整個就職演說中展現出來有為有守的態度」。一方面,他明確提出世界需要台灣的三大理由:世界民主鏈、亞太安全鏈、民主供應鏈,同時展現實質誠意,拋出重啟雙邊對等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等政策,向中國釋出善意。

「同時他也有守的部分」,陳明祺分析,賴清德日前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談及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推動價值外交等,以及今日所提「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都展現他對兩岸議題的務實態度。在這個原則之下,「各方也都期待,我相信包括中國也知道,他(賴清德)會秉持有為有守的方向,來處理兩岸關係」。

因此,對國台辦昨日下午對賴清德演說內容的批評,陳明祺認為對岸無法接住善意,是「再一次錯失歷史的良機」,相較之下,台灣則是更願意肩負責任、堅持健康有序交流的一方,因為深知「台海和平穩定不只是關乎台灣與中國,更是全世界的事情」。

另談及在野黨對賴清德的「台獨」批評,陳明祺也呼籲,台灣是民主國家,朝野在許多政策上會有不同意見與方向,但對外都應該團結,「這是我們民主之所繫,沒有主權就沒有國家的存在,沒有國家就沒有民主的可能性」,維護國家主權、反對外來敵意力量的併吞,是最基本的事情。

更多新聞: 快新聞/轟藍白舉手表決法案「荒謬」 林宜瑾喊話國會重生:強摘果實不會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