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變高溫大烤箱「狂灌水消暑」對嗎?醫揭補水秘訣「3舉動」超NG
天氣熱爆「3大消暑行為」超NG,專業醫師揭夏日補水2秘訣。(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

近日全台各地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今(23)日針對16縣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全台民眾宛如身處「高溫大烤箱」中,避免夏日中暑也成為近來不可輕忽的事;對此就有專業醫師提醒夏日補水對於「防中暑」重要性,不過究竟要喝多少水才正確,醫師則給出2大判斷依據,同時也示警這3大防中暑行為超NG。

更多新聞: 老公「超渣2行徑」孕妻哭求引產 竟遭婦產醫拒絕「揪1關鍵」:無能為力

由於持續受太平洋高壓影響,近日全台各地高溫炎熱,各地高溫普遍為33至35度,中央氣象署今(23)日還針對16縣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其中西半部近山區或河谷、台東地區及花蓮縣縱谷溫度會再更高一些,局部地區最高溫恐上看36度。

全台變高溫大烤箱「喝多少水」才消暑?醫揭補水秘訣「這3舉動」超NG
夏季防中暑,「水喝越多越好?」,醫師親揭夏日補水迷思。(示意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而中暑風險自然不可輕忽,對此就有專業醫師提醒,預防中暑不外乎就是適時補充水分、不要直曬太陽並充足休息。根據《自由時報》引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主任鍾稟彥的說法報導,許多人對於夏日補水存在迷思,認為「1天至少要喝2公升、甚至3公升的水才夠」,但實際上每人每天需要攝取的水量是不同的。他指出,醫學上通常以「排尿量和排尿次數,來判斷攝取水分是否足夠」,一般來說,1天至少上廁所5次左右才算正常,他進一步解釋「有上廁所才代表身體水分夠,判斷標準為3到4個小時要上1次廁所」,此外民眾也可以透過尿液顏色觀察,如果顏色偏深,就代表水喝不夠。


全台變高溫大烤箱「喝多少水」才消暑?醫揭補水秘訣「這3舉動」超NG
中央氣象署今(23)日針對16縣市發布高溫橙色燈號。(示意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除了狂灌水來防止中暑的行為超NG外,醫師鍾稟彥另外還示警了「兩大防中暑行為」最好別做,其中包括在戶外工作的人,應該每30分鐘就休息一下,且除了補水外,還要特別留意補充鹽分,但由於市售運動飲料糖分含量偏高、不適合大量飲用,因此建議民眾或糖尿病患者,可自己在開水內加一點點的鹽,或選擇喝等滲透壓的飲料。


全台變高溫大烤箱「喝多少水」才消暑?醫揭補水秘訣「這3舉動」超NG
夏天進出冷氣房,常常出現頭痛現象。(示意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至於夏天進出冷氣房有時會頭痛,鍾稟彥解釋關鍵也是在於「水分」,他指出「冷熱溫差太大,也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部分人容易頭痛」,同時也提出解方:「建議在冷氣房內可加件外套、不要直吹冷氣,並定時補充水分」。

更多新聞: 博愛座讓不讓「台灣vs日本」差超多!旅日4年女星「揭1情境」讓座沒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