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鮪魚知識百科!達人教看這1處「辨別價值」 直言:越厚口感越好
YouTuber乖乖,趁著黑鮪魚季殺到台東成功漁港,漁會主任也教她如何辨別鮮度,以及能捕撈的數量等知識。(圖/翻攝「乖乖醒著的時候Guai_wakeup」YouTube)

影音中心/甘政國報導

每年4~6月為黑鮪魚的盛產季,牠的全身「都是寶」,尤其魚腹肉更是生魚片的極品,YouTuber乖乖,日前也殺到台東成功漁港,要為大家解答黑鮪魚的各種問題,像是如何辨別鮮度,以及能捕撈的數量等,漁會主任也教她多招買到好魚的方法,透露最有價值的是這1部位,而且越厚,表示油脂越豐富,口感就會越好。

更多新聞: 6/12禁捕黑鮪魚!漁民怨:沒緩衝時間 徐富癸促補償

YouTuber乖乖,日前凌晨4點從花蓮出發,殺到台東成功漁港,正值黑鮪魚季,乖乖要為大家解答「黑鮪魚的一百萬個為什麼」,她起初看到有人在標售旗魚時,人手一支探針在鑽魚體,不懂用意為何,漁會主任也為她解答,表示通常會鑽尾部取肉,觀看油脂就能估算這尾魚的價值,另外,主任也提到,魚在被捕撈的過程中會掙扎,如此就會造成體內瘀血,魚肉油脂會下降,進而讓口感變差,而且上岸前、後死亡,魚肉的鮮度也會不一樣。

黑鮪魚知識百科!達人教看這1處「辨別價值」 直言:越厚口感越好
漁會主任表示,黑鮪魚可從眼珠簡易判別鮮度,晶瑩剔透表示很新鮮。(圖/翻攝「乖乖醒著的時候Guai_wakeup」YouTube)


漁會主任表示,雖然黑鮪魚規定不能用針鑽辨別油脂,但可從眼睛色澤、魚肉彈性判別鮮度,眼珠晶瑩剔透表示新鮮,若偏白就不行,直言:「雖不一定準,但這是比較簡易的(鮮度判別法)。」他也說,黑鮪魚冷凍後,因為體型龐大的關係,可能冷度會沒有完全傳達到體內,因而讓骨頭邊的肉熟掉,俗稱「熟骨腳」,熟掉的話肉質就不好,口感吃起來會跟新鮮的差異很大。

黑鮪魚知識百科!達人教看這1處「辨別價值」 直言:越厚口感越好

漁會主任表示,捕獲黑鮪魚需要申請核發綠牌,沒有限制單一漁船捕撈數量,但黑鮪魚的捕撈數有國際配額。(圖/翻攝「乖乖醒著的時候Guai_wakeup」YouTube)

另外魚體外觀光滑以及有肉質有彈性為佳,漁會主任表示,黑鮪魚最有價值的部位是「魚腹肉」,乖乖也接續說,看到有工作人員把黑鮪魚的肚子撐開觀看,漁會主任則說,這是在看牠的厚度,魚腹肉越厚,表示油脂越豐富,口感就會越好。


更多新聞: 東港黑鮪「放地上殺」!魚肉貼地拖行YTR嚇壞 同業怒:我都不會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