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牛糞轉化生質燃料發電 空污問題未解決惹民怨

民視新聞/連忻 綜合報導

美國加州是牛奶生產大州,當地170萬頭乳牛產生的甲烷等溫室氣體很可觀,也因此過去10年來政府推補助,鼓勵酪農把將機廢棄物像是糞便等,轉化成生質燃料發電,但糞便產生的空氣污染,附近居民抱怨根本沒有解決。

更多新聞: 去日本用餐等1小時沒上菜!中遊客氣喊「感覺被歧視」:還是中國人開的

一頭頭乳牛排隊上工,生產超市貨架上新鮮的牛奶,作為美國牛奶最大生產州的加州,面臨的頭號問題,就是該如何處理170萬頭乳牛帶來的大量甲烷,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

酪農業者:「塑膠套可捕捉糞便堆肥釋放出的甲烷,因此甲烷就不會進入大氣,而是收集起來經過一條,長約20英里(32公里)的管道(到工廠)。」加州牛糞轉化生質燃料發電 空污問題未解決惹民怨許多酪農業者成功化挑戰為商機,把動物產生的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生質燃料,可用來發電。而過去10年來,為了減緩溫室氣體衝擊,當地政府補助興建相關越來越多的生質燃料廠,卻引發附近居民不滿。

附近居民:「我們的小鎮不大不能再養乳牛了...,牛已經夠多了他們大小便,我們都聞到糞便味。」加州牛糞轉化生質燃料發電 空污問題未解決惹民怨附近居民受不了牛隻排放的廢棄物味道,甚至不敢開窗。而環保組織也擔心,鼓勵興建畜牧廢棄物轉化廠,治標不治本,反而更鞏固工業化的畜牧業生產,受影響的通常是弱勢族群居住的區域。

更多新聞: 快新聞/北朝鮮非軍事區埋地雷釀多人死傷 軍方要求繼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