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又傳紅色警戒?「潭中惡霸」第1批幼魚孵化…死亡泡泡重現!
日月潭漁民昨(26)日發現今(2024)年首批外來種「魚虎」幼魚,擔心8、9月迎來繁殖高峰期,會影響潭區原生棲息魚種。(組合圖/翻攝自「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官網、民視新聞資料照)

生活中心/簡叔萱報導

日月潭漁民昨(26)日發現外來種「魚虎」繁殖出第一批魚球,成群鮮紅幼魚浮出水面換氣,出現特有的「死亡泡泡」畫面,而天氣日漸炎熱,是魚虎大量繁殖的環境,預估魚球出現將越來越頻繁。南投縣政府也出面說明,為避免威脅潭區其他魚種,將持續進行防治魚虎的行動。

更多新聞: 新外來種現蹤!他教2招辨別與吳郭魚差異 現撈現煮笑喊:吃無法解決問題

據《自由時報》報導,南投日月潭區的漁民昨(26)日在遊客較少的區域,發現外來種「魚虎」今(2024)年第一批幼魚形成的「魚球」,從幼魚鮮紅的外觀可以推測魚卵才剛孵化,而幼魚集體行動、換氣,潭面出現「死亡泡泡」,周圍還有魚虎成魚保護,預估天氣越熱、水溫越高,魚虎繁殖數量將迅速增加,魚球也會出現得更頻繁。

日月潭又傳紅色警戒?「潭中惡霸」第1批幼魚孵化…死亡泡泡重現!
魚虎幼魚外觀鮮紅會群聚捕食,製造潭面「死亡泡泡」,每年8、9月迎繁殖高峰,南投當地稱為「紅色警戒」。(組合圖/翻攝自民視新聞、FB「日月潭一等高」官網)

南投縣政府也持續跟潭區漁民保持聯繫,收到的通報增加就會加強防治,也定期派員電撈。每年8、9月是魚虎繁殖高峰,因生長快速且本身食肉特性,危害到原生魚類,當獵捕食物時,會在水面翻滾製造出「死亡泡泡」景象,這段時間被稱為「紅色警戒」,南投縣政府只要接獲漁民通報,就會立即實施「電撈防治」,減少魚虎數量以維護日月潭的魚種多樣性。

日月潭又傳紅色警戒?「潭中惡霸」第1批幼魚孵化…死亡泡泡重現!
南投縣政府每年8、9月都會派員巡視水域,進行電撈防治,竭力減少魚虎危害原生魚種威脅。(圖/翻攝自「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官網)

魚虎,學名小盾鱧,原棲息於東南亞國家,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等地,幼魚體色鮮豔,適應環境非常快速,早年被當成觀賞魚引入台灣,後經隨意放生,導致魚虎在台灣水域大量繁殖,因為其凶殘食肉性,有「潭中惡霸」之稱。因無法完全杜絕魚虎,當地發展出魚虎料理,希望透過美食,增加漁民捕撈魚虎的數量,保護日月潭水域生態。

更多新聞: 日月潭星級飯店進入戰國時代! 外資插旗搶攻高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