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永遠不能賣的土地! 你聽過環境信託嗎?
「環境信託」將自然環境託付給專業團體管理,以永久保護環境。〈圖:民視異言堂〉

 專題組/唐郁荃、賴冠諭 新竹縣報導

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現任總統賴清德宣佈要將萬里老家進行公益信託,優先作為礦工紀念館使用,引發社會大眾對公益信託的關注。台灣在1996年公佈《信託法》後,就將信託工具分為維護私人利益的私益信託,以及用於保護文化、學術、技藝等的公益信託;最常見的就是用來維護古蹟、文化的文資信託,此外也有用來保護大自然的環境信託。

更多新聞: 異言堂/廢棄果園歷經十年復育 麝香貓、山羌現蹤


異言堂/永遠不能賣的土地!你聽過環境信託嗎?

環境信託屬於公益信託的一種。〈製圖:民視異言堂〉

所謂「環境信託」是將自然環境作為資產,託付給值得信任的人或團體管理,確保土地不會被轉賣營利,以永久達到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的目的。

目前全台灣唯一的環境信託地-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就位於新竹縣芎林鄉。這裡過去曾是廢棄的海梨柑果園,經過環團十年細心管理,已恢復為低海拔森林的模樣,生態也相當豐富。然而,在台灣想要推動環境信託,相當不容易。

異言堂/永遠不能賣的土地!你聽過環境信託嗎?

當年,民眾為了守護中華白海豚棲地,曾發起「全民認股購地」的活動。〈圖:民視異言堂〉

2010年政府計畫出售彰化大城濕地,用以興建國光石化工廠;為此,環境保護團體發起「全民認股購地、守護白海豚」活動,有超過七萬名民眾響應捐款,希望買下大城濕地進行環境信託。雖然最後成功阻止了國光石化開發,卻因為內政部不願釋出大城濕地,環境信託專案被迫擱置至今。

尤其面對私人土地取得的環節,因為台灣社會普遍存在「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導致推動環境信託案更加困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鍾豐駿專案經理無奈地坦承:「當他(地主)很清楚的瞭解,環境信託是一個出去之後,土地就不會回到他手上的制度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民眾就會打退堂鼓。」


僅管目前台灣的環境信託,不論是社會制度抑或民眾的接受度都還不夠成熟,但環境資訊協會借鏡英國的國民信託立下弘遠目標:希望能夠信託全台3%,相當於10萬8千公頃的土地。他們相信只有透過環境信託,達到強制保護、專業維護和復育,我們才有機會為未來的世代,存下一片乾淨的自然。

更多新聞: 異言堂/ 影響力比肩傳統媒體 網紅無法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