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瓶裝水?美研究發現:使用「塑膠瓶」飲水 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研究人員建議,可選擇不銹鋼或玻璃瓶當容器,以降低糖尿病風險。(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

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流傳一則健康傳言,指稱放在車裡的塑膠瓶裝水非常危險,在美國艾倫秀節目上,一位美國歌手稱「這是導致其罹患乳癌的原因」,傳言也指出,「不應該喝留在車上的瓶裝水,熱量與瓶子塑膠中的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將戴奧辛釋放到水中,導致乳癌。」對此,有毒物科專家稱,一般寶特瓶材質多是PET、PE、PT,材質不含氯,放在車內高溫並不會產生戴奧辛,傳言稱會有戴奧辛而致癌並不正確。然而有關喝瓶裝水的安全問題受到各界關注,最近加州理工研究發現,用塑膠瓶飲水,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更多新聞: 快新聞/金門牛隻「逛大街」影響居民 綠議員蔡其雍協調業者搬遷

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加州理工州立大學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的一項突破性研究顯示,塑膠瓶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項研究於6月25日發表在《糖尿病》(Diabetes)期刊上。研究發現,用於製造食品和飲料包裝的化學物質雙酚A(BPA)可能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影響糖代謝。這是首次直接證實BPA攝入會增加成年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的研究。

每天喝瓶裝水?美研究發現:使用「塑膠瓶」飲水 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暴露於陽光下的塑膠水瓶可能釋放有害化學物質,包括已知的致癌物質。(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研究人員隨機分配40名健康成年人接受安慰劑或每公斤體重約50微克的BPA,相當於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目前認定的安全劑量。結果顯示,接受BPA的參與者在4天後對胰島素的反應降低,而安慰劑組則未出現此變化。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用於製造塑膠和環氧樹脂的化學物質 BPA 可能會破壞人體荷爾蒙。雖然研究已將 BPA 與糖尿病聯繫起來,但先前沒有研究直接評估人類使用這種化學物質是否會增加成人的這種風險。

加州理工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聲明中表示,這些發現提供了直接證據,顯示BPA攝入可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他們呼籲EPA重新考慮BPA的安全劑量標準,研究人員建議,可以透過使用不銹鋼或玻璃瓶,以及選擇不含BPA的罐頭等方式來減少BPA暴露,從而降低糖尿病風險。

每天喝瓶裝水?美研究發現:使用「塑膠瓶」飲水 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研究發現,雙酚A(BPA)可能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影響糖代謝!(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另一項於2024年6月發表在《生態環境與健康》期刊的研究也發現,暴露於陽光下的塑膠水瓶可能釋放有害化學物質,包括已知的致癌物質如正十六烷。這些發現凸顯了嚴重的健康風險,呼籲制定更嚴格的行業規範。美國糖尿病協會(ADA)首席科學和醫療官加貝(Robert Gabbay)表示:「這只是開始,我們需要制定明智的公共衛生建議和政策。」

更多新聞: 快新聞/新北板橋無預警大停電 多地陷漆黑台電搶修中